中国报道讯(崔磊 通讯员雷胜帅 李爱玲)“永远在内心的最深处,听见水手说,他说风雨中,这点痛算什么,擦干泪,不要怕,至少我们还有梦......”耳机里播放着《水手》的歌声,踌躇满志的雷胜帅已然踏上了海上长航的旅途。
刚刚大学毕业的雷胜帅,第一站便是中交一航局二公司“交工69”轮。从踏上甲板的那一刻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,歌词里的水手真正成为了他的师傅,雷胜帅也因此有了一船的“师傅”。“以前在学校里,都是一个老师教授几十个学生,而在“交工69”轮,却是一群“师傅”带着我,从工作到生活细致入微,为我受业解惑。”雷胜帅一脸骄傲地说。
首先出场的是大师傅——轮机长代绍云,堪称机舱管理大拿。“哈哈,其实代师傅和我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。我也习惯上称他‘大师傅’。在我初次登船的适应期,大师傅每天都会带着我熟悉‘交工69’轮的每一个角落,他就是我的启蒙导师。”面对同年入职的同事们好奇的目光,雷胜帅害羞地说。每天共同进行船体巡检,代绍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“小雷,这艘船上每个人都是你的前辈,也都是你的师傅,想要快速成长,就要仔细看、用心想。”
于是,雷胜帅便开启了“拜师”模式,见到新鲜的技术,便想找个“师傅”学习。朝夕相处间,“交工69”轮的同事们也都渐渐接受了雷胜帅对他们的“师傅”称呼。
相比于大师傅的春风化雨,二师傅大管轮刘增礼正如广东的夏日一般火热。“小雷,走,跟我去干个活!”刘增礼对雷胜帅格外偏爱,从刷漆、开关阀,到备车停车、并车解列,耐心地带着雷胜帅从头操作。在从广东茂名到广西北海的长航中,“交工69”轮两台主机和副机同时运转,机舱温度飙升到了50至60度,风机吹出的热浪冲击到脸上时的那种灼痛感,让雷胜帅永生难忘。但最让他触动的,是在看到二师傅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,但仍然拿着扳手挨个检查机舱螺栓的景象。“也许这就是每个轮机人都要学习的必修课吧,纵然满头大汗,也仍然会一丝不苟地测量、拆装,并做好记录”,那一刻雷胜帅明白了,意志和磨砺是成长的基石。
“谁叫你现在就停的?”就在雷胜帅正独自操作船舶副机停车时,三师傅——二管轮于学书边说边冲上来,一把将手柄掰回到了启动位置。看到他发愣的神情,于学书摇了摇头,拍了拍他的肩膀说:“不好意思,刚才不是训你,你百米冲刺后能立马刹住车吗?咱不得有一段缓冲再慢慢停下嘛,这个机器就像人一样,最少得降速运转4分钟以上再停车,记住喽”。缓过神来,雷胜帅看看机器,又瞅瞅师父,长吁了一口气,为刚才自己的鲁莽懊悔不已。“三师傅,我记住了。”忍着在眼眶里不停打转的泪水,雷胜帅大声地对于学书回应道。“三师傅虽然心直口快,但他也是教会我最多的。”晚上回到宿舍,雷胜帅在笔记本上回想着一天的工作,最后认真地记下:虽然机器可以24小时连轴转,但也分状态优劣,寿命长短,爱护好机器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。
当然,除了这几位老师傅,还有90后的年轻同事,比如一起值班的三管轮李壮和机工乔鹏路,也会主动带着雷胜帅熟悉机舱各种设备和管路,学习值班巡视流程,做好轮机日志记录等,帮他快速上手。“他们就像我的家人,给予我关怀呵护与倾囊相授。”一说起几位师傅,雷胜帅憨憨地笑着。
在机舱工作之余,雷胜帅也迅速融入了“交工69”轮的日常生活。大家惊叹于他在船舶摇晃时的镇定自若,机工赵一红调侃道,“小雷堪称天生的跑船人,注定是吃这碗饭的”。在长航途中,雷胜帅和机工王辉站在后甲板上眺望,看到漫天的海鸥随船飞行,雷胜帅疑惑地问到:“辉哥,为什么海鸥要跟着船飞,它们不累吗?”王辉笑道:“海鸥才聪明着嘞,它们可以利用船舶航行产生的气流,在空中轻松地滑行,从而飞到更远海域!”听到这里,雷胜帅若有所悟:“是啊,我不就像这些海鸥嘛,借着师父们的托举,才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,往更广阔的天空飞翔。”
入职两月来,雷胜帅经常想起企业培训时的口号——青春正当时,不予负流年。在雷胜帅身上,没有00后的肆意潇洒,只有积蓄力量的谦虚向学,跟着他的“师傅”们,在青春时光里夯实基础,不负成长。
责任编辑:王菲菲 刘静
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: chinareport@foxmail.com 法律顾问: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
电话: 010-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京)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-10 京公网安备:110102000508